安化古称梅山,先有茶,后有县,自古以来以产茶名世。安化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游,雪峰山脉中段,县域面积4950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安化自古就以产茶出名。古代安化县志记载:“深山穷谷,无不种茶,居民多半以茶为业……”
地处资江两岸的安化县坐落我国优质茶工业开展的黄金地带,产茶前史悠远持久,黑茶文化沉淀深沉,上千年的种茶、制茶、销茶、喝茶前史,形成了茶礼、茶俗、茶风、茶德等五光十色的黑茶文化。
安化黑茶是勤劳才智的安化先民在古代长时间的出产、日子实践中创造创制的一种工艺和成效共同的茶产品,是人类的健康之饮。安化黑茶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前史能够追溯到唐代。进入宋代,安化就已成为朝庭要点办理的产茶区,安化黑茶就已大量地参加到茶马互市买卖活动之中。明万历23年(公元1595年)安化黑茶定为官茶后,在晋陕甘茶商的助推下,明清时期安化黑茶热销我国西北地区及蒙古、俄罗斯等国家,被西北少数民族大众视为生命之饮,被国外顾客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奥秘之茶。新我国建立后,安化黑茶一直是国家民委定点出产的边销茶,为维护民族团结和政权安稳作出了活跃奉献。
现在,安化黑茶已获批国家地理标志维护产品,安化黑茶千两茶制造流程与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名录。安化黑茶热销北京、上海、广州等46个大中型城市,远销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德国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广阔现代城市人群的追捧。
2014年全县具有茶叶加工公司98家,茶园面积约1.7万公顷,实现年加工量4.95万吨,归纳产值78亿元,茶工业税收1.2亿元,荣获“2014年度我国茶工业十大改变开展方法与经济转型示范县”和“中华生态文明茶乡”称谓,稳居全国要点产茶县十强,接连两年全国归纳排名第三,黑茶产值位居全国前列。